今年,淇滨区全方位编织服务网络,探索实施“点线面体”四位一体服务机制,在提质上力求突破,深层次激活市场活力,努力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
在打造“点”上,淇滨区推出“一窗通办”“一章审批”“秒办秒批”等服务模式;设立“淇心驿站”,打造24小时自助服务专区;将服务触角延伸至乡镇(街道)、村(社区)、鹤壁科创新城等,100余项涉企服务事项实现“就近办”;设立书记区长亲商助企热线,深入开展优化营商环境“暖心行动”等,聚焦企业在发展过程中的痛点、堵点问题,为企业发展保驾护航。
在延伸“线”上,淇滨区实施“产业生态+营商环境”引育模式,起草编制《产业营商建设发展规划》,出台《淇滨区营商环境优化提升方案》,落实惠企政策等,打造产业引力磁极,让企业发展更加稳健,产业生态聚“链”成势、逐“新”而行。
截至目前,共吸引带动了600余家企业入驻园区,商业航天、物联感知、信创等产业集链成群,商业卫星装备制造及应用产业集群被工信部评为2024年度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
在拓展“面”上,淇滨区重在革新助企服务方式。
选派419名“五位一体”服务专员、86名“护航员”、21名重点项目“项目长”,融入企业全生命周期服务,“一对一、点对点”实时提供政策咨询、手续办理、融资贷款等联企专办服务。
指导区、乡两级服务管家开展了“问需走访送服务”“送政策、送服务、送温暖”“作风能力提升”等系列助企服务活动,助力企业解决实际问题。
同时,协同推进“一站式多元解纷机制”“一站式诉讼服务中心”建设,开通法律咨询热线和涉企立案、法律援助等“绿色通道”,坚持柔性执法、审慎执法,在鹤壁科创新城、中介服务开发区设立派驻检察服务室,全天候保障企业及其经营者合法权益。
在构建“体”上,淇滨区积极探索部门联动工作机制,加强沟通协作,打破信息壁垒,形成工作合力。
与龙头企业、高校共建产业学院、实训基地,引进院士团队,建成遥感卫星工程研究中心等90余家科研平台,大批科研、教育、人才等资源赋能企业发展,建成首批省级市域产教联合体,获批全省首批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示范区。
另外,设立航淇卫星互联产业基金、联创产业投资基金等5个产业基金,扶持重点产业发展,为创新创业企业提供从种子期到成熟上市的多轮次全周期金融支持。
(声明:本文不代表河南县域经济网观点,如是转载内容,河南县域经济网不对本稿件内容真实性和图文版权负责。如发现政治性、事实性、技术性差错和版权方面的问题及不良信息,请及时与我们联系,并提供稿件的错误信息。)
责任编辑:李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