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压实工作责任,示范区召开了区—街道—社区—物管四级联席会议,重点解读新修订的《鹤壁市城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条例》,明确各单位须严格落实“日巡查、周整改、月考核”机制,推动垃圾分类收运体系持续优化。
硬件升级同步推进。泰山路、淇水关路等处的6个转运站全面推行“人工二次分拣”,规范设置分类收集区,配备12组统一标识的分类垃圾桶。专职分拣员现场指导,在垃圾压缩前实现精准分类,分拣质量与效率显著提升。
运输环节强化规范管理。7辆垃圾运输车统一喷涂标识,按垃圾类型严格区分,外观分类标识清晰可辨。运输过程严格执行“定人、定车、定线路”标准,建立收运—处置全流程追溯机制,实现规范化闭环管理。
立体宣传筑牢群众基础。扎实开展垃圾分类宣传活动,发放3000余份《鹤壁市城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条例》图解手册,依托社区公告栏、宣传展板等载体深入解读政策,全方位提升居民对垃圾分类的知晓率与参与度,营造全民参与的良好氛围。
(声明:本文不代表河南县域经济网观点,如是转载内容,河南县域经济网不对本稿件内容真实性和图文版权负责。如发现政治性、事实性、技术性差错和版权方面的问题及不良信息,请及时与我们联系,并提供稿件的错误信息。)
责任编辑:张家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