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8日,记者从市交通运输局了解到,作为河南省高速公路网规划中的重要一环,安鹤高速公路的建设不仅完善了区域交通网络,更通过智慧化施工技术的运用,展示了现代桥梁建设的创新与高效。
据介绍,安鹤高速AHTJ-2标段全长17.888公里,其中主线桥梁长度达到4157米,共需预制768片箱梁。为了满足这一庞大的生产任务,项目团队在洪峪大桥与张公堰大桥之间的主线路基上打造了一座占地18240平方米的智慧梁场,这座梁场在施工工艺和智能化管理方面实现了多项突破。
以前的造桥修路,是造好桥墩后用混凝土现浇成桥面,再铺上沥青。如今的基建项目早就有了新玩法——将桥梁构件提前制作好,然后像搭积木一样在现场拼装。这种能让高速公路建设提质增效的“倍增器”之一就是交通基建的“超级工厂”——智慧梁场。
记者在现场看到,智慧梁场的施工工艺流程井然有序。从场地清理、钢筋绑扎到模板安装、混凝土浇筑,每一个环节都经过精心设计和严格把控。特别是智能模板与振捣联合控制系统的应用,极大地提升了施工效率和梁体质量。该系统通过液压装置上的位移传感器实时感知模板开合位置,实现了一键开合模,有效解决了传统方式中脱模不同步、模板卡死等问题。同时,智能振捣系统也确保了混凝土的振捣密实度,减少了人为操作对浇筑质量的影响。
在端模板安拆工艺方面,智慧梁场同样展现出独特的优势。通过刚性引导管和反力架的巧妙设计,端模板的安装和拆除变得更加简便快捷。这一工艺的改进不仅提高了工作效率,更避免了因钢筋柔性导致穿孔时对孔难的问题,从而确保了箱梁的整体质量和施工进度。
此外,智慧梁场还配备了移动台座系统、智能蒸养系统、智能张拉系统和智能压浆系统,形成了一个完整的智能化生产体系,实现了预制梁生产的流水作业和精准控制。其中,智能蒸养系统可根据设置的温度曲线对蒸养房内的温湿度进行智能控制,有效保证箱梁达到设计强度及弹性模量要求。智能张拉系统和智能压浆系统则通过传感器实时采集数据并进行分析判断,实现了张拉力和压浆过程的精准控制。
“我们可以在会议室、个人电脑或手机上实时查看梁场总体生产信息,掌握生产情况,并进行详细操作。”现场施工人员介绍,中央控制系统的引入更是将智慧梁场的智能化水平提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该系统实时集成采集到的各项数据,并在科技信息云平台智慧大屏上显示出来,使得项目团队能够全面掌握预制梁的全生命周期数据。
据悉,安鹤高速AHTJ-2标段的智慧梁场与传统桥梁预制施工相比,场地节约了30%,生产效率较传统工艺提高了两倍。不仅缩短了工期,节约了人工与管理成本,更实现了规模化、工厂化和绿色化生产。
(声明:本文不代表河南县域经济网观点,如是转载内容,河南县域经济网不对本稿件内容真实性和图文版权负责。如发现政治性、事实性、技术性差错和版权方面的问题及不良信息,请及时与我们联系,并提供稿件的错误信息。)
责任编辑:李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