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管:河南广播电视台   主办:河南电影电视制作集团
  • 设为首页
  • 河南县域经济网

    城市新闻:


    玉米亩产迈向“吨”时代 ——我市秋粮单产提升行动实现新突破纪实

    首页 > 鹤壁 > 正文

    日期:2023-10-31 10:47:56    来源:鹤壁日报    
          自9月22日我市全面启动秋收工作以来,经过20多天的紧张作业,秋收工作基本完成,截至10月24日统计数据显示,我市小麦预播面积135万亩,已播135.4万亩,超额完成目标任务。至此,全市“三秋”工作基本结束。
          今年是我市遭受洪涝灾害后的首个秋粮单产提升行动年。9月底,省农业农村厅组织专家测产组,对淇滨区钜桥镇刘寨村百亩方进行了实打测产,两个玉米品种亩产分别为1171.4公斤、1160.9公斤,我市玉米亩产正在稳步迈向“吨”时代。
          在今年开展的秋粮单产提升行动中,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亲自指挥,分管领导深入生产一线,亲自调研指导,各级各部门通力配合,相关政策做到有效实施,分级示范得到落地落实。同时,我市通过创新实施“技术、推广、服务、管理”四大模式,在推动秋粮单产提升行动中,成功探索出一套可复制、可推广的“鹤壁经验”。

          因地施策强化技术支撑

          近年来,我市在国家和省专家组指导下,坚持把实施玉米单产提升行动作为提升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扛稳粮食安全重任的重要抓手,突出试验和示范两个重点。
          为确保秋粮丰产丰收,市农业农村局多次组织市县农技人员,并邀请种植大户开展技术会商,针对玉米密度提升、高温干旱胁迫、后期脱肥等增产瓶颈,集成推广一密、一滴、一控、一喷、一晚“五个一”技术模式。
          “一密”即合理密植,选择适宜本地生长、耐密植、高产稳产优良品种,每亩种植密度提高500至1000株,达到5000株以上。
          “一滴”即精准滴灌,实行水肥一体,精准调控,及时满足玉米生长需求。“一控”即化控防倒,在玉米拔节期喷施矮壮素等植物生长调节剂,提高抗倒能力。
          “一喷”即一喷多促,在玉米生长后期统一喷施药肥,促进植株稳长及灌浆,增加作物产量。
          “一晚”即适时晚收,今年全市玉米普遍晚收7天左右,促进了玉米单产提升。
          正是在这些科学有效的技术指导下,我市顶住了多雨天气等带来的诸多不利影响,据初步预产,全市121.89万亩秋粮总产58.23万吨,较上年增长2.3%;全年粮食面积257.05万亩,总产达到125.67万吨,完成全年120万吨粮食总产目标的104.7%,实现了以秋补夏,全年粮食生产保持了稳定态势。

          示范推广激发 种植热情

          “今年,我们这片地在专家组的指导下开展了玉米新品种展示、耐密度试验和技术集成试验,成效不错。”浚县种粮大户付太华指着自家大田说。
          我市通过采取“百亩试验、分级示范、高产竞赛、典型带动”模式,在全市范围对高产技术模式进行示范推广。
          其间,依托浚县、淇县玉米单产提升项目,我市设立了百亩试验田,以每亩5000株、6000株、7000株及7000株以上密度试验,找出最佳种植密度,为节本增效、单产提升奠定基础。
          同时,我市通过建设一批千亩高产区和万亩示范区,示范合理密植、分段施肥、化控防倒、适时晚收等关键技术措施,使群众做有示范、学有样板,辐射带动全市玉米种植水平不断提高。
          为了进一步激发农户的种植热情,作为我市粮食主产区的浚县,积极动员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种粮大户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报名参加高产竞赛,对亩种植密度超过4800株、产量超过700公斤的新型经营主体进行奖励,掀起“比、学、赶、超”的玉米增产增收热潮。
          “在良好的示范带动下,我市依托新型经营主体,发挥规模化、集约化种植优势,提高服务能力和管理水平,提升农业社会化服务效能,培育高产示范典型,带动秋粮大面积单产提升。”市农业农村局种植业管理科科长刘斌介绍。

          与时俱进拓宽 服务路径

          “今天我给大家介绍一下秋管后期应该注意哪些事项……”在市农业农村局推出的“鹤壁农服中心”微信公众账号上,每到关键的农时,市农业农村发展服务中心就会组织农业专家们结合各自专业领域,围绕种子、土肥、病虫害防控、蔬菜生产等内容为农户提供技术服务。
          近年来,我市坚持将网络新媒体和传统服务相结合,自2021年以来,市农业农村局在全网发布128期服务“三农”技术指导视频,并创新“3+N”服务模式,进一步扩大农技服务范围。
          “3”是指短视频、短信、大喇叭,通过录制玉米单产提升关键技术短视频,在抖音、快手、微信等平台传播发布,秋季共录制玉米密植、南方锈病防治、一喷多促、适时晚收等短视频10期,起到了良好效果;通过编辑短信,利用移动、联通、电信平台,发送到农户手中,共发送关键技术信息70余万条,把技术直接送到群众手中;通过乡村大喇叭,以当地方言播放,广泛开展技术宣传服务。
          “N”是指“报纸、电视、专家讲座、培训班、巡回指导、发放技术资料、面对面、点对点”等多种群众易于接受的方式,为农户提供全方位、多元化、菜单式服务,打通农技服务“最后一公里”。
          新时代农业发展不断进步,农业技术也需要迭代更新,也正因如此,我市农业农村部门不断拓宽服务路径,把玉米单产提升关键技术传递到千家万户。

          科技赋能创新 管理模式

          农业现代化对促进农业经济发展、提高农民收入和改善农民生活水平有着重要意义。我市在推动农业生产过程中,也在不断利用现代化技术手段,提升粮食生产数字化、智能化管理水平。
          在淇县5G数字农业示范园内,各类现代化监控设备,实时将大田信息传输到监控平台上,技术人员动动手指,就可以精准掌握土壤墒情、叶面积指数、虫情监测、空气湿度等信息。
          特别是今年,市农业农村部门依托航天宏图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建立了鹤壁市农业灾害监测预警系统,根据小麦、玉米、大豆、花生等主要农作物生产过程,围绕“耕、种、管、收”四个环节,设置了苗情、长势、墒情、出苗率、灾害、收获进度等生产指标,实现农作物农情监测、灾害预警、产量预产、综合评估四大功能。
          在农田管理精准化方面,我市共推广玉米大田滴灌2.5万亩,根据作物不同生育期水肥需求特点,结合天气情况和土壤类型,精准调控水肥,及时满足作物需求,实现绿色节本、增产增效。
          多年来,我市农业机械化水平一直走在全省前列,小麦机收减损技能大比武豫北唯一的赛区定在我市,就是最好的证明。
          与此同时,我市积极推动机械智能化,引入北斗导航辅助驾驶系统和智能监控,今年秋季推广的3万亩大田,实现了种肥同播、单粒精播,不重播、不漏播,直线偏差不超过2厘米,提高了播种质量。
          同时,我市通过北斗作业监测终端,做到了在线监测喷撒、耕作质量和作业面积,提高了农机作业数字化、智能化水平。
          谈及下一步全市农业生产工作,市农业农村局党组书记、局长黄舒军表示,他们将持续扛稳粮食安全重任,全力抓好粮食生产,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及早谋划2024年小麦、玉米大面积单产提升工作,总结经验、补齐短板,努力实现单产提升、总产突破,为推动我市农业高质量发展,持续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确保国家粮食安全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声明:本文不代表河南县域经济网观点,如是转载内容,河南县域经济网不对本稿件内容真实性和图文版权负责。如发现政治性、事实性、技术性差错和版权方面的问题及不良信息,请及时与我们联系,并提供稿件的错误信息。)
    责任编辑:刘安瑞 

    下一篇:浚县纪委监委派驻县发改委纪检监察组强化监督保障全县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工作规范有序开展
    上一篇:国家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区评估组到我市调研评估李可参加

    关于我们 |本网动态 |人员名单 |版权声明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法律顾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