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鹤壁科创新城,航天宏图作为我市商业航天产业布局中的“明星”,其自主构建的“女娲星座”卫星群正在距地球500余公里的浩瀚苍穹遨游,目前在轨的12颗卫星如同俯瞰地球的“天眼”,实时捕捉并传回有价值的数据信息。据悉,航天宏图“女娲星座”第13颗卫星(“中原3号”)拟于8月16日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
卫星传回的海量原始数据,如同加密的“天书”。如何精准唤醒卫星数据,又如何挖掘“天外信息”的价值与潜力,进行解读并应用呢?
航天宏图在遥感智能化应用领域给出了答案——其2023年自主研发的“天权”大模型产品矩阵,涵盖面向遥感领域的多模态大模型微调训练、AI智能体、智问平台等多类产品,可将卫星数据转化为实际生产力,成为服务农业、守护生态、应急管理、建设智慧城市等领域的“千里眼”和“智慧大脑”,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坚实的数据支撑。
航天宏图区域技术负责人陈思豫介绍,作为国内领先的卫星互联网企业,航天宏图自主研发的“天权”大模型产品矩阵依托“女娲星座”,经过两年不断迭代升级,于今年3月全面接入DeepSeek大模型,实现了能力跃升,可为客户提供高效、精准、可靠的AI解决方案。
“这就像为卫星数据装上了‘最强大脑’。”陈思豫形象地比喻,DeepSeek强大的多模态信息理解与生成能力,与“天权”大模型在遥感影像智能解译、专业领域知识问答等方面的深厚积累实现了强强联合,“这意味着,‘天权’现在能更聪明、更精准、更迅速地‘读懂’卫星拍下的每一张图片、每一组数据,将晦涩的‘天书’转化为各行各业都能理解、可直接应用的‘行动指南’”。
据了解,截至目前,“女娲星座”在轨卫星已传回超过800TB的数据,生成标准影像88万景。这些海量数据不仅是对地球表面动态变化的真实记录,更为“天权”大模型遥感云服务平台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数据底座,有力推动了平台服务能力的持续提升。
采访期间,记者还了解到深度融合了DeepSeek能力的“天权”大模型产品矩阵绝非空中楼阁,它包含了一系列接地气的实用工具。
“借助DeepSeek强大的深度学习和逻辑推理能力,我们进一步提升了‘天权’大模型产品矩阵的智能化水平与应用价值。”航天宏图华中总部负责人徐鹏介绍,以“天权”AI智能体为例,这款基于多模态大模型设计的遥感数据处理与分析智能化系统,具备遥感影像数据地物识别、变化检测及多任务自主决策等核心能力,接入DeepSeek大模型后,打通了遥感影像解译、工具集调用、地理信息数据分析和用户报告生成的整个流程。
再比如,“天权”智问平台则像一位秒答疑问的太空专家,它是一款基于“天权”AI智能体的人机对话协作系统,支持文本、图像、语音、遥感影像等多模态数据的智能理解与交互,并能结合AI智能体的场景化学习与推理能力,为用户提供精准的问题回答、数据分析及任务协作支持。
“未来,随着‘女娲星座’的卫星数量持续增加,回传的数据将更加丰富,‘天权’大模型产品矩阵将不断升级,提升遥感影像解译的精度与效率,让来自太空的‘数据洪流’,真正化作滋润千行百业的‘智慧甘泉’,助力鹤壁乃至我国的商业航天产业发展‘看得更清、管得更精、走得更远’。”徐鹏说。
(声明:本文不代表河南县域经济网观点,如是转载内容,河南县域经济网不对本稿件内容真实性和图文版权负责。如发现政治性、事实性、技术性差错和版权方面的问题及不良信息,请及时与我们联系,并提供稿件的错误信息。)
责任编辑:张家琛